欢迎访问亳州市公安局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亳州市公安局 > 警务资讯 > 警方提示

亳州警方提示(2025年第22期)

发布时间:2025-06-09 10:53 来源:亳州市公安局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警方提示:各位考生家长请注意!         

1. 准考证、身份证切勿随意晒

不要在社交平台晒准考证、身份证、考生号等信息,即使打了马赛克也可能被技术手段还原。

2.警惕“高考大数据”钓鱼网站

非官方渠道的“高考志愿预测”“分数线查询”等链接,可能窃取考生信息或植入恶意程序。正确做法: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学校官方渠道查询信息,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

高考期间,诈骗分子常冒充“教育局”“高校招生办”等身份实施诈骗,常见套路包括:

骗局1:“内部指标/补录名额”

诈骗分子伪造“教育部红头文件”,声称有所谓的“内部录取名额”,要求支付“保证金”,诈骗钱财。

真相:高考招生严格执行公开政策,不存在“内部指标”!

骗局2:“奖学金提前发放”

诈骗分子会冒充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为由,借邮件、短信等方式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支付手续费。

真相:奖学金由学校官方渠道发放,不会索要手续费!

骗局3:“大数据志愿填报VIP服务”

诈骗分子声称可以收费提供“精准志愿推荐”,实际是骗钱后拉黑。

真相:志愿填报应参考官方发布的指南,警惕高价“保过”服务!

账号安全:绑定手机+开启短信验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如“123456”)。

安全操作:填报后立即退出系统,并清除浏览器缓存。

识别“野鸡大学”

部分虚假学校仿冒正规高校名称,骗取学费。

查询方式:通过教育部平台核实学校代码。

警惕“考题泄露”“阅卷黑幕”等谣言

高考前后,社交平台常出现“泄题”“改分”等虚假信息,目的是制造焦虑或传播病毒链接。

网警建议:不轻信、不转发,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家长群里的“政策文件”可能是木马

诈骗分子伪造“高考改革政策.pdf”“最新录取规则.exe”等文件,实则为病毒程序。

网警建议:只接收学校/官方渠道发布的通知,陌生文件勿随意下载!高考是人生重要时刻,安全无小事!请考生和家长: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准考证、身份证号。警惕陌生电话、链接,所有信息以官方渠道为准。志愿填报时做好账号防护,防止被恶意篡改。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