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安徽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刘志平介绍全省公安系统积极参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36项务实举措,相关警种负责人参加发布会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在恪守法度、公平公正,全环节规范公安涉企执法方面,安徽省公安厅推动全省公安系统建设规范化涉企犯罪接报案中心,推动涉企犯罪案件“一站式”受理;推行涉企刑事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使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实行重大涉企刑事案件提级审核制度,涉及全省性、行业性重大敏感案件由省公安厅审核;大力推行涉案账户“阳光冻结”,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冻结;深入推进涉企案件快侦快办快结,最快速度侦破案件,最大限度减少案件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涉及企业社会信用的执法行为,一律实行“派出所—业务警种—法制部门—分管局长—局长”五级审核制度。
在关口前移、协同联动,全时空织密企业防范网络方面,公安机关指导企业严密内部安全防范,帮助企业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涉企风险预警通报发布制度,定期面向社会公开发布预警通报进行风险提示;对警情多发的企业项目,加强涉企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及时消除隐患;强化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感知,指导企业构建商业秘密犯罪防护体系、开展员工警示教育;加强重点联网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守住企业网络安全红线;针对“走出去”企业,提供安徽公安24小时在线服务,实时了解诉求、回应咨询、宣传政策;组建皖警安商护企“轻骑兵”,开展入企安全防范宣传。
在严打整治、精细守护,全领域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方面,精准打击各类侵企违法犯罪,保护企业健康发展、安心经营;强化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打击,帮助企业提升内部职务犯罪风险防范能力;开展网络营商环境“警盾护企”行动,为企业生产经营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对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等企业全面设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警务联络员,建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快速响应机制;建立涉企案件快速追赃挽损机制,最大程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在将心比心、优化服务,全场景扎实解决急难愁盼方面,全省公安系统搭建“皖警安商护企平台”,及时接收、分流处置企业合理诉求;全力服务汽车“首位产业”,促进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成立长三角为民为企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联盟,推动更多高频业务在长三角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针对新入驻企业,公安机关一周内主动上门提供“套餐式”服务;推行省外徽商“皖警一路守护”,实时掌握在外投资徽商情况,收集诉求及涉刑风险;开展“筑巢引凤”人才服务计划,最大限度支持引进的外籍人才在皖创新创业;实施交通出行“安全畅通无忧”工程,确保周边关键节点、高峰时段道路交通安全顺畅;精心服务商贸会展演出活动和“安心旅游”,做到全天候、定制化、守护式、前置型服务管理;拓展“线上+线下+流动”服务渠道,实现服务更便捷;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实现高频事项“一站式”办结;加快推动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我省落地执行,进一步便利出入境管理服务。
在畅通渠道、闭环落实,全方位构建亲清警企关系方面,安徽公安机关建立完善“企有所呼、警必回应”工作机制,对企业群众各类诉求建议限时办理,严格落实闭环机制;建立完善“有事即到、无事不扰”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同时间、不同警种交叉入企、重复入企、频繁入企等情况;建立公安营商环境政策案例宣传选育机制,每季度面向全省市、县公安系统开展案例评选,激发全警服务热情;加强公安管理服务监督评估,消除不必要顾虑、打破不必要限制,双向建立亲清统一的新型警企关系。
下一步,安徽省公安厅将紧盯抓实《若干举措》落地见效,确保有诺必践,推动打造更好更优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措施,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各相关警种负责人就现场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法治日报 范天娇:《全省公安系统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在全环节规范涉企执法中提出“建设规范化涉企犯罪接报案中心”,请介绍一下此项措施内容,作为受害企业该如何报案?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 张祖军:为破解经济犯罪案件报案难、受案难、立案难等突出问题,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徽省公安厅积极推进经济犯罪案件受理案改革,创新建立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受立案)中心建设,构建了“集中受案、闭环管理、全程留痕、阳光执法”工作新模式,有效整治了违规干预司法、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等顽瘴痼疾。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共有16个市级公安机关、62个县(市、区)级公安机关建立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并投入运行。今年,省公安厅决定依托全省已建立的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推进涉企犯罪接报案改革,建设规范化的涉企犯罪接报案中心,实现涉企犯罪案件“一站式”受理。一是拓展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受案范围,由原先仅受理涉企经济犯罪案件扩大至其他类别的涉企犯罪案件。二是在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设立涉企案件受理专窗,专门受理企业的咨询、报案;无法设立专窗的,对企业上门咨询、报案的优先受理。三是完善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运行机制,对接报案中心受理的涉企非经济案件,由法制部门审核后及时流转至相关警种部门,做到“一站式”受理、闭环办理,全程留痕。四是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执法监督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因推诿受案等问题造成投诉信访,且经查证属实的,一律严肃追责问责。
央视安徽总站 梁明星:听说安徽正在积极争取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请问政策落地后对优化安徽营商环境有什么积极作用?
省公安厅二级警务专员、出入境管理处处长 李颍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安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对照学习沪苏浙,一直努力争取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安徽。目前,该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待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告后实施。
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指符合过境免签范围的54个国家人员,凭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已确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国(地区)的联程客票,可由我国相关对外开放口岸入境或出境,并可免办签证在固定行政区域停留不超过144小时。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成员,在我省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更有助于提高长三角区域政策协同,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在我省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为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安徽坚持推动高水平开放,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在我省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更加便利国际商贸往来,促进外国人来皖商务洽谈,有利于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在我省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进一步提升安徽旅游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国际旅游便利化水平,促进更多外国友人来皖开展人文交流,持续扩大徽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安徽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安徽法治报 李斐:安徽公安机关对举办各类商贸会展演出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请问具体是从哪些方面体现?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 何晓:安徽公安系统坚持服务先行、安全托底,在赴重点企业实地调研、邀请省内重点演艺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等基础上,出台了优化改进全省公安系统大型活动审批服务工作“六项举措”,从优化审批、安防指导、勤务部署、现场安保以及推动部门联动等方面着力,全力实现保障活动承办者经济效益与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守住安全底线的有机统一。
在申报活动方面,安徽将原来需提前20日向当地公安机关提交申报材料,压缩至提前15日,为活动承办者提供更充裕的时间。在材料受理与审批方面,我们坚持一站式受理,并遵循“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将受理审批时限由7日压减到3日,对评估风险较小的演出、展销等大型活动,实行容缺受理审批,活动举办前补交联合承办协议等次要材料,实现企业申报大型活动“一次办”。同时我们主动协调文旅、住建、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推动建立一体联动机制,组织相关单位联合踏勘活动现场开展设施配备检查,节省承办者时间。最后在安全监管上,公安机关对每场活动会科学制定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前置应急处突力量,确保有效保障安全;同时组织警力加强演出现场及周边治安巡逻、交通疏导、“黄牛”打击,确保演出活动的安全有序。
中新社 赵强:请具体介绍下什么是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目前我省有哪些企业已经实施?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 王志发: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即国产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汽车销售登记服务模式,更加便利群众企业办事、更好促进汽车产业发展,2022年4月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开展国产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以下简称“小客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工作。小客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是推进汽车销售登记模式改革创新、强化车辆生产一致性管理的重要举措,由汽车生产企业在新车出厂时协助查验机动车,与管理部门共享机动车信息,机动车所有人购车后免予交验机动车,实现网上申请登记、牌证邮寄送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新车登记服务。对于购买已预查验目录内的小客车,机动车所有人购车后无需交验机动车,直接选择在线上、线下办理车辆上牌业务。
政策出台后,省公安厅积极向公安部、工信部申请试点,有效便利群众开展新车登记,更好助力我省汽车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省蔚来、江淮、奇瑞和奇瑞新能源四家企业已实施新车上牌免查验。
下一步,省公安厅将持续推进我省长安、大众安徽、比亚迪等更多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小客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工作,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改革政策的红利。
新安晚报 陈牧:近年来,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日益迫切,请问若干举措里对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有哪些创新举措,如何抓好贯彻落实?
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局长 童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事关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公安厅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副省长、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钱三雄多次强调要以霹雳手段依法严打震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做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守夜人”、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省公安厅连续三年制订出台保护措施,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全省公安系统重点围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易受侵害等领域,成功破获一批重点案件,保护一批国内外品牌的合法权益,近两年来,30多家机构、企业向省公安厅送来感谢信、锦旗。
若干举措提出要强化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感知,建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快速响应机制,是积极回应企业核心诉求、应对知识产权保护严峻形势、破解难点堵点的有效手段,也是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下一步,省公安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全国两会精神,不断推进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走深走实,为助力“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加强警企协作,推行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警务联络员制度,做到警企沟通“零距离”、护航发展“零缺位”、打击犯罪“零容忍”。试点商业秘密风险“体检”制度,通过听取企业介绍、现场交流、归纳总结等方式,对企业商业秘密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动态体检。针对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漏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提升防范保护意识,共筑警企打防“安全网”,为企业专心创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行政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与检法机关的沟通协调,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在合肥等市试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站,延伸保护链条。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制订出台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内部工作指引,定期开展内部培训交流,组建安徽公安知识产权犯罪侦查联动支援组,加强知识产权案件执法监督,提升案件质量和执法水平。
四是严厉打击震慑,依托“昆仑”等专项行动,聚焦健康安全、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和营商环境,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破坏营商环境、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犯罪活动,营造“让创新者心无旁骛、让侵权者望而却步”的良好环境。